文书材料准备注意事项![]() CV,相当于简历,但和简历是有一定区别的。本文就从留学文书的角度,来简单谈论一下CV主体部分的写法。 在所有留学文书材料中,PS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然而,CV性对于很多学校,尤其是英国高端院校来说,其重要性可以等同于PS。与PS不同的是,CV主要是以履历的方式,列出大家和申请及专业相关的所有重要经历。简而言之,PS是一篇文章,CV是一个人的高度概括。所以,在简历的写作方面,也是很有讲究和学问的。下面,我们首先谈一下对于不同学位申请者,对于CV写作的一些要求吧。 1. 对于高中毕业生申请国外高校的本科项目的同学们来说,CV的设计主要以简单明了为主。以高中为起点的申请者,其特点是没有过多的专业研究及科研经历。而更多的是生活经历的体现。从这一点来说,在简历的Extracurricular Experiences这个标题下所列举的经历,一定要与我们在Common Essay以及独立网申学校的自命题Essay中我们所涉及到的一些生活经历尽量吻合。也就是说,CV这部分中的经历,一定要覆盖我们Essay中所具体谈到的事例。这样会增加CV和其它文书材料的统一性。 2. 对于申请国外高端院校Master学位的申请者来说,CV的重点并不完全在于生活经历。而在于学术和实践上了。就英国申请来说,硕士学位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PhD学位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所以,对于硕士学位申请者来说,国内本科阶段学以致用的经历是很有吸引力的。对应简历就相当于是Work and Internship Experiences这部分内容了。对于实习经历较多的同学来说,我们每个实习的内容就要相对少一些。第一行,我们可以简单的囊括时间,实习的地点(公司名称或团体名称)以及我们的职位或者工作性质。下面分条简单的阐述我们的responsibilities就可以了。 我的校园生活经历比我的实习经历多怎么办? 有很多同学,实习期间就去过一家公司,并且并没有干多长时间。剩下的都是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例如手拉手,送温暖等爱心公益活动等等。对于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建议同学们将这个实习经历细化,然后选取其它公益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几个来写就可以了。因为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对生活有向往,并且乐于助人的人。是我们性格方面的集中体现。对于这些经历,不在多,而在精。而对于实习活动来说,正如前面说过的,硕士学位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在描述这仅有一次的实习经历时候,应该把更多的重点放在我们学到了什么。比如之前我们的只是是停留在书本上的,而通过这次实习实践活动,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也了解了理论与实践的切合性和差异性。用最简单的语言,将这次实习经历的内容丰富起来。 3. 对于申请国外,尤其是英国高校的PhD项目申请者来说,我们的CV从内容设计上,与前两种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科研项目和学术经历无疑是简历最主要的部分。而所谓的社会活动,课堂活动,学校活动等,这些都是非常次要的了。所以,在进入到简历主体部分的时候,要把我们参加过的科研经历较为详细的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其他逻辑顺序阐述出来。 个人陈述具体如何写? 前期准备,积累素材 这一步其实非常重要,因为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没有素材就无法创造。列提纲动笔之前,要给PS列一个大的框架。明确具体要写什么,如何组织素材,如何凸现闪光点。所以,一开始组织整理素材的时候,可以养成随时做笔记的习惯,把突现的灵感,自己的闪光点随时记录下来,最后列成大纲,整理出写作思路,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写作提纲。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挖掘自己的闪光点, 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由此定下写作主题。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是那个独一无二的你。这样才能让审阅者看到你的不同之处。 开头 PS首先要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开头。我对常见的几种让人昏昏欲睡的开头做了一下归类:重复简历内容的、抄袭名言警句的、深陷童年回忆的、重点含糊不清的、恭维申请学校的等等,这些开头要么冗余重复、云山雾罩浪费读者时间;要么是假大空,一副美国大片里的救世主形象;要么“我叫XXX,我想谈论的话题是……”如淡水煮白菜般没有味道;要么极尽对学校的溢美之词,让人直起鸡皮疙瘩。好文章的开头一定是生动有趣的,第一眼看去就能深深地吸引住读者,并且为整篇文章定下基调,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主体 内容丰富是正文的关键,有意义的“料”要巧妙而紧凑地安插到文章里。安排段落过程中,有些人喜欢大段描写,可能觉得这样有气势;有些人却喜欢无数短小段落“兵营式”排列,可能觉得这样能突出每个小论点。我个人觉得应该长短结合。因为全是小段落,会让人感觉没深度,毕竟阐述一个复杂的观点需要一定篇幅;而全是冗长的段落的缺陷不言自明,看一眼就会让人觉得累。长短结合,用长段落承载例子,阐述比较复杂的观点,短小的段落用来总结和点睛。造句上也是同理,建议长短句结合。文似看山不喜平,长短错落能让人读着非常舒服。单词的使用要干净利落,名词和动词应该成为你的青睐对象,虚词、没有太大意义的连词尽量少用,这些词会让人感觉你的思维在间歇性停滞;还有形容词的过度使用,会让人感觉你在注水。 结尾 关于好的文书结尾,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写:展望未来、总结全文、亮点重申等。对一些有着不错专业积淀的学生,我就经常建议他们在文书的结尾对未来进行简要规划,比如怎样让自己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让人觉得你的全篇诉说都是有明确目的的。总之结尾要言简意赅,尤其不要再节外生枝,话本来说完了,又抛出个新观点,文书可不是悬疑剧,学校也没有兴趣追着你问“后来呢?” 在写作PS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拼写错误。 在PS中出现语法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非常非常低级的错误。比如法学院申请,学科的专业特点要求严谨,滴水不漏,如果文书出现了纰漏,对你的综合印象有很大负面影响。谁能相信一个拼写错误的申请者能成为一个严谨的律师呢?小错误,但反映的却是你身上的大问题。所以大家在写完PS之后一定要反复检查,不要单让程序给你检查,最好是让其他人也帮你看看。 二、个性化 PS我之所以强调要自己写,就是因为PS本身要求具备个性,特点,这是你区别于其他申请者最重要的特征。个人陈述,顾名思义,讲的是个人的事情,由他人代笔也是万万不可取的,将来面对其他考验,你一样过不了关。 也有人问个人特长是否要写在文书里,特长肯定有帮助,至于帮助有多大,到什么程度,关键还要看如何规划和利用。如果能够把自己的以往经历、特长与学校特色加以整合,给学校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该生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你的PS就可以作为范文了。 有些申请者感情丰富,为了让文书抓人眼球或者感人肺腑,毫不吝惜牺牲自己的隐私,或者是“一把辛酸泪”一样地描述苦难历程。这种做法不是非常不提倡,而且效果很不好。因为录取委员会不是中国好声音,你这样是不行滴! 三、不要过度包装。 写PS首先要做得好,其次才能写得好。编造事实固然能吸引眼球,但我要说的是,说一个谎,就需要说无数个谎去圆这个谎。到时候谎言拆穿,你将要损失的可能会比你想象的大。很多同学因为嫌麻烦找机构,又不想自己写一遍,直接让文书老师给你造一个空中楼阁。他们既不了解你,也没办法了解你。这样写出来的PS,难道还能叫做PS(个人陈述)?这种做法的危险性应该得到重视,国外申请各个环节把关都很严格,尤其美国大学申请。从普遍结果来看,申请的结果一般都与申请者的水平相匹配,客观地说,申请者的材料都是经得起考验的。我觉得很多申请者被拒的原因之一,就是申请文书中对自己的背景过度夸张,学校对申请者的个人诚信产生怀疑,命中死穴。 真实性是撰写申请材料的根基,申请者要做的,是在这个根基上找到合适的角度。真金才能不怕火炼,过度包装即使侥幸过关了,面对以后接踵而至的各种考验,肯定有支持不住的那一刻。 至于如何写Writing sample,这里有几种方案可供参考: 1)现有论文的翻译。很多研究生在就读期间就有许多论文写作经历了,甚至会有发表过的论文,这种情况可以挑选一篇进行翻译,相对于重新写作,会轻松很多。本科生一般只能采用期末论文来进行翻译,如果不满意的话只有重写了。 2)重新写作。重新写作也不是要求直接用英文写作,因为国内的大多数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其实有限,尤其是写专业度比较高的英文论文。所以先写中文稿再进行翻译是最好的选择。 翻译中应该尽量避免以下问题: 1)口语化。因为你要呈现的是一份要求专业度的论文,因此用语上应该尽量规范化,使用专业、书面词汇,避免口语化。 2)句式变化单一。这点和前面PS的写作要求一致,“文似看山不喜平”,站在阅读者的角度考虑,多变的句式让人更愿意阅读。 3)拼写错误。这是最低级的错误,反复检查,找人帮忙检查,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修改的时候,大家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1)内容核对是重中之重,查看是必须介绍而被你遗漏的地方。 (2)语言错误是关键。文书材料里切记不要出现低级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这些错误,市面上的大多数“负责任”的文书机构都能帮你改。但是仅仅帮你润色语言,修改错误,对你的文书提升是很有限的。 (3)以往的留学申请都是通过纸质媒介,国内早期的申请还会涉及到个人书法笔迹的问题,书法书写好的同学再材料审阅中会有相当大的优势。但目前多以email的方式发送申请材料,这样节约了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方便大家被pass后能第一时间选择下家。无论是纸质材料还是电子版材料,保证材料的干净整洁、排版思路清晰,逻辑思维得体,不要出现杂乱无章的描述。另:如果你书法了得,可以尝试用书法写“自我陈述”,并扫面电子版,放入申请材料中加以说明。运气好的话是能够给你的留学申请加分的! 留学文书的整体思路就是:构思——写作——完善,每一个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文书在申请的时候起到的助力是不可忽视的,留学不仅要有好的硬件(成绩),好的文书也是必不可少的。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